在第112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我们选取了几位历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获奖者,通过她们的科研故事,致敬创造未来的巾帼科技力量。 |
【本期人物】
刘 颖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教授
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奖者
撰文/记者 吕冰心 新媒体编辑/房永珍
在分子级别的微观世界中探究本质,在 Nature、Nature Cell Biology、eLife和 Cell Research等国际学术期刊频频“亮相”,29岁成为北大博导,获得众多殊荣的她,就是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教授刘颖。走近她的“高效率人生”会发现,“对生命现象的好奇心”理念贯穿了她整个科研和生活。
“开车时遇到行人,我们会自觉减速避让;听到早晨的闹钟声,就知道应该起床了;感觉到天气越变越暖,人们开始脱去棉衣换上春装……人类依靠视觉、听觉、触觉等接收信息,以此调整自己适应环境。那么作为生命体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的细胞呢?”刘颖从事的领域是与细胞应激和稳态调控相关的研究,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细胞如何感知信息并做出反应。
她介绍说,为了维持正常生长和生存,细胞也和人类一样,必须正确评估自身所处的环境状态,并通过一系列应激机制保证其能够适应胁迫环境。对胁迫环境的响应失常以及细胞稳态失调将导致细胞功能异常甚至细胞死亡,最终引发癌症和衰老相关疾病。这一课题与一些常见的代谢疾病、衰老相关疾病和癌症都密切相关,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刘颖解释说,“所以我的工作其实就是探索生命奥秘 。”
“我从小就对大自然、对生命充满好奇,比如树叶为什么会变黄脱落,蚂蚁是怎么搬家的,它们怎样发现食物、召唤同伴,又是怎样分割食物,再排着队把食物运回家的。从小到大没有被应试教育磨灭掉这样的好奇心,算是后来做科研最关键的东西。”时至今日,刘颖仍然清晰地记得高中那节引发她对科学产生强烈兴趣的生物实验课。她将香蕉捣碎,经过简单几步操作就提取出了DNA。“看到DNA纤维状的丝在玻璃试管中出现的时候,那一刻在我心中特别的神圣,我竟然看到了承载着遗传信息的DNA!也就是在那一刻,我就与生命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谈到自己的研究,刘颖认为自己很幸运,生命科学的研究给了她很多乐趣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从事科研的时候,我经常会觉得自己身处于一个独立的小世界,我就是这个精神世界的自由国王。科研对我来说,是一个精神上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现代社会在高速高压的状态下运转着,很多人到了中年,会在某天突然感叹,怎么把自己活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社会的标准和大众的眼光确实很难忽视,但希望你们心中能有杆秤,学会为自己想要的生活作出取舍。”刘颖坦言。
育人精神关乎科技事业长远发展。科学是一项承前启后、不断超越的伟业,是甘当人梯的前辈和不断超越的后辈教学相长的过程。正是因为刘颖认识到了好奇心对科研的重要性,在教学和科研以外,刘颖同样热衷于科普教育事业,向青少年传播好奇心。刘颖曾参与录制了一系列小学生命科学课和生活中的实验课。这一系列视频至今仍常常被播放,刘颖偶尔会收到家长来信,向她分享孩子的学习热情,也会请教一些科学问题。这种被认可的感受令她备受鼓舞。“做科普这个事情,就是你可能在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给孩子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科学的种子,也许之后某一天它就会发芽,会开花,会结出果实。”
在刘颖看来,高效率科研,高质量生活,这才是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刘颖对学生提出最多的期望是,“相信自己,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相信相信的力量,要敢于尝试任何的可能性,世界的边界才是我们的边界。”
了解更多点此进入致敬科创“她”力量专题页面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北科传媒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
请发邮件至bjkjbeditor@163.com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违者必究
识别二维码,下载“北京科技报”客户端
|